导航

松桃民间绝技艺术

时间: 2023-12-01 17:05:23 浏览: 43991

绝技艺术是指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形式奇特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技艺,包括上刀梯、下火海、捞油锅、合竹、吞碗、降童子等等。这种绝技艺术大多依附于民间的巫坛傩班,是祭师施行巫医、酬神、祭祖之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展示自身法力的主要手段。松桃绝技艺术流传于全县广大乡村,全县28个乡镇都有绝技团体,有的村寨有数个绝技班子。绝技艺术是松桃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松桃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是历史上有名的“武陵五溪”核心区域,以苗蛮部族为代表的远古先民早在先秦以前就在这一带生息繁衍,其巫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民族特征,曾长期盛行“信鬼好祀”之风。这种文化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信鬼尚巫,擅行诡术”,即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可以通过掌握咒语、字符、神功(统称绝技)的神秘力量,达到支配自然、改造社会的理想愿望。

明万历四十三年,时任辰沅兵备的蔡复一以“帑金四万有奇”在湘、黔边境修筑了长达300多里的边墙(现俗称“南方长城”),将松桃一带的“生苗”(尚未归顺中央王朝之苗民)与湖南境内的“熟苗”(归服王化并入籍纳税之苗民)隔绝开来。被称为“生苗”的苗族人民生活在相对隔绝的边墙外围地区,顽强地传承着自远古苗蛮部族以来以巫、傩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这也使得信巫拜鬼的思想观念,依赖“巫技”与“诡术”的行为方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深刻地影响着松桃地区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人们有病不求医问药而是请祭师冲傩还愿,小孩多病难养要请祭师“上刀梯”来帮助小孩渡过关煞,寨内出现奇异现象要请祭师“下火海”以驱邪逐怪,村中族里出现奸、盗疑案要采取“捞油锅”请神灵判定是非,等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现形式奇特、富于神秘色彩的绝技。《松桃厅志·卷一》载:松桃“地居辰、常上游,人多好巫信鬼,贤豪亦所不免,颇有楚风。”

解放以后,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的思想观念及健康的文化艺术对松桃苗区的影响日益深入,松桃绝技逐步从祭祀活动中剥离出来,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绝技艺人走出家门,把精湛的技艺带到全国、带到世界其他地方,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也为民间艺人自身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1989年至1994年10月,龙虎绝技表演队先后参加了广州“中华羊城博览会”、北京亚运会表演、中国第二届艺术节,随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访问非洲并先后到埃塞俄比亚、埃及、阿尔及尼亚、苏丹、巴林等国演出,参加“中国功夫演出团”赴新加坡、南非、赞比亚演出,其间受到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接见。

1994年10月龙宗树绝技表演队代表铜仁地区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获表演特等奖;1995年9月赴韩国参加了“汉城国际第十九届戏剧艺术节”;1995年11月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五届农民运动会,获表演项目第一名;2004年4月赴贵阳参加中国国际风筝节“中国民间绝技绝活”展演。

1998年龙标绝技表演队赴福建省泉州参加“首届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节”。

1999年,龙克昌绝技表演队赴韩国参加“安东国际假面舞艺术节”。

2002年10月松桃苗族“踩火笼”队代表铜仁地区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获表演金奖。

2007年6月,世昌乡绝技大师吉靖羽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许多民间绝技艺人把大力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家村建设和增加家庭收入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通过自找出路、政府引导等方式,到经济发达地区演出,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有的以家庭或以村寨为单位,制作手工艺品,利用外面的市场进行销售,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绝技艺术是民间艺人千百年来潜心探索,精心总结,艰辛传承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勤劳与智慧的体现。它所包含的朴素的思想观,豁达的人生观、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依然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和精神追求目标之一,这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源泉,当地不少文学艺术工作者从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不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如《许愿》《信冬舞》《红绺巾》等等。

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旅游兴县、文化富民政策,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利用提到极为重要的位置,针对民间绝技艺术现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启动了全方位的保护战略。

1993年起松桃县政府先后分4次投入资金共11万元组织县外专家和本县专业人员对全县境内的民间绝技进行挖掘整理,获得大量资料。

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在组织调查、挖掘整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过程中,将民间绝技艺术列为重点对象,建立松桃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料库,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

县文化、文物部门从1996年起筹集到资金5万多元对民间绝技艺术相关实物进行抢救性征集,征集到馆藏品300多件。

县民族宗教、旅游等部门先后筹集到近20万元,用于帮助民间绝技团体添置道具、乐器。县文化、文物部门多方为绝技团体搜集外出演出的相关信息,先后为绝技艺人争取外出展示技艺的机会20多次。并为这些绝技艺术团体外出展演提供业务指导和后勤服务。县文化、经贸、旅游等部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全县民间绝技艺人、手工艺艺人、祭师等开展技艺比赛,优胜者给予精神鼓励及物质奖励,任命了一批绝技大师。

昔日深藏于蛮荒之地,被称作“巫技”、“诡术”的绝技艺术,如今能堂堂正正地在各种场合中演出,具体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苗区广大群众从中深刻地体会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关心,他们通过绝技艺术及其它民间文艺形式,歌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舆论宣传和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形式。(吴国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