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傩仪--黔西北:纳雍"穿青人的傩堂戏"

时间: 2011-07-15 16:46:29 浏览: 5627

(1)前因:求福或避灾—视当事人情况而定。

(2)摆坛:挂五显神等画像,设香案,放置令牌、祖师棍、师刀等"法器"。

(3)引起坛:戴面具的"土地"打扫坛场,主庆道士发鼓上香,迎神降临。

(4)发功曹:主庆道士发烧文书。

(5)交牲:宰杀祭祀五显神的猪(或羊、牛)。

(6)淌白:清洗牺牲并使其横卧于长凳上。

(7)放兵:放出五显神的五营兵将。

(8)合会:请五显神及其各位道友会合。

(9)大郎殿:赞颂五显神与圣公圣母。

(10)云殿:请仙姑、戏仙娘。

(11)二郎神:演五显二郎擒鹰放码、捉龙锁龙、打五猖、收火牙火熛(biao)等。

(12)四府殿:五显神接受祭祀,为主人勾愿并赐福于人。

(13 )岳王殿:演砍树烧山等农耕活动。

(14)南游殿:五显神会见先民神圣,喝烧酒吹芦笙。

(15 )水魈(xiao)殿: 演姜太公钓鱼、交钱、辞圣、收兵、锁坛后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