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傩戏说
时间: 2011-07-15 11:01:22 浏览: 4264此种观点主要从戏剧学的角度,把傩视为一种扮演活动,力图刷新中国戏剧的发生年限,重新改写有关中古古代戏剧的起源,功能及其审美特征诸多观点的学者认为傩与戏密不可分,作为一种祭祀,傩本身就已具有表演性质,或称为“祭仪性表演”,而作为一宗表演,傩同时又兼有祭祀的功能,二者互补存在,从“傩戏”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在祭祀心态笼罩下的审美观赏活动。”(余秋雨《中国现存原是演剧形态美学特征初探》)可见“傩和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着不同一般的密切关系。”也正因为如此,“把傩放在视野之外而编写的戏剧史,必然会对若干个问题难以理解头绪和做出合理说明。” (陈多《古傩略考》)当然,也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过傩就是戏,"大傩与角抵,为最古的两种戏剧形式。" (常任秋《关于我国音乐、舞蹈与戏剧起源的一些考察»)而这一说法显然来自宋时朱嘉与苏轼等人的理解。朱嘉曾说: 傩虽古礼,而近于戏。"苏轼则谈道"八蜡、三代之戏,礼也,附以礼义,亦臼不徒戏而已矣。"在这种看法的支持下,"傩戏说"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并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建立傩戏学已具备可能比任何国家都充分和优越的条件。由于傩和傩戏涉及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以及文化交流史 和戏剧发生等,因而傩戏学应当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