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地戏及其面具--演出程序

时间: 2011-07-12 17:18:56 浏览: 4040

地戏演出程序分为开箱、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四个部分。在演出过程中,往往还穿插着"开财门"和"送太子"的民俗活动,但它们不是地戏的固定组成部分。

(1)开箱。又称"请脸子",是演出前举行的一种仪式。

头年地戏演出结束后,艺人们把面具用白棉纸包好,装在专用的木箱里封存起来,以待来年使用。开箱时全体演员身着戏装,把装有面具的木箱搬到演出场坝。场坝上设一 神案,扮演正派主帅的演员在神案前焚香化纸,其余演员列队站立两旁,烧完钱纸,主帅带领众j寅员对着木箱下跪叩首,念诵请神的诗文。念毕,起立,主帅手端酒杯奠祭众神,并宰杀一只雄鸡,以鸡血点木箱的各个部位,口中念唱道:

雄鸡点柜头,

村中百姓寿白头;

雄鸡点柜腰,

五谷丰登收满仓;

雄鸡点柜脚,

财源滚滚福禄多;

开箱己毕,

万事大吉。

(2)扫开场。在正戏演出之前进行,锣鼓声中,观众陆续来到演出场地,这时,两名头戴面具的小童手持扇子、 手帕走进场内,把人群分开,边舞边唱"扫开场"的诗文, 其词各戏班大同小异,皆为吉利之语,如:

扫开场,扫开场,

扫个红日照四方,

扫个大场卖牛马,

扫个小场卖猪羊,

扫个文场卖笔墨,

扫个武场卖刀枪。

牛马卖给庄稼佬,

猪羊卖给屠户行,

笔墨卖给文官写,

刀枪卖给耍二郎...

(3)跳神。这是地戏的主体部分,又称"正戏"。演出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由于剧目内容全部是古代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所以"跳神"的整个套路,都是模拟战争场面而进行的。其程式大致为:交战双方的君主或元帅端坐在场坝中虚拟的"营房"位置,其余演员站在场坝边缘,随即纷纷"出马门"亮相,并念唱一段诗文自报姓名。亮相毕,开始出戏。戏大多以"朝王"开始,天朝君主升殿坐草月,文臣武将鱼贯出班,向君王叩拜后分立两旁。君王对众臣说"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言毕,番邦使者送下反表,君王看罢勃然大怒,或将来使斩首,或将其双耳割下放回。随即传旨挑选元帅、先锋,在校场点兵祭旗,出师征讨番邦,于是情节步步展开。

(4)扫收场。正戏演出结束,即举行"扫收场"仪式。

全体演员身着戏装,按敌对双方站成两个弧形。和尚、土地出场,念唱纳吉逐疫的诗文,如:

大年十五过完了,

各位神将来扫场。

木精木怪扫出去,

金银财宝扫进门

火精火怪扫出门

牛马成群扫进门

金精金怪扫出门

五谷丰登扫进门

万股银水淌进门

天瘟扫在天堂地

各种疾病扫出去

一鞭打出九霄云。

扫场完毕,双方元帅点兵,各兵将在鞭炮中绕场三周,卸下戏装,宰杀雄鸡一只,焚香化纸,祈祈祷酬神。然后用白棉纸将面具一一包好,放入木箱,抬到保存面具的演员家中,全部演出活动至此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