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堂戏及其面具--傩堂神案的布置
时间: 2011-07-12 16:11:10 浏览: 3962傩堂戏通常在愿主家的堂屋或院坝演出,为了制造一种森严、肃穆的环境气氛,把观众引入神秘的宗教境界,巫师要精心地布置傩堂神案。神案又叫"香案"或"祖师案",大多布置在堂屋内,也有布置在院坝里的,视演出的地点而定。神案布置有一定的格局,正对堂屋为竹子编扎的彩楼牌坊,称为"三清殿"或"三宝龛”供奉着傩公、傩母的木雕神像。供奉方式因傩坛而异,有的用大碗盛满谷米,将傩公、傩母像插在谷米中,有的则为傩公、傩母穿上衣服。此外,桌上还供着令牌、神卦、司刀、玉印、牌带、头扎、牛角、马鞭等法物,传说多是以李老君的坐骑金角板牛制成的。例如令牌是牛舌,神卦是牛蹄,司刀是牛鼻圈等等。神案桌上还经常供奉着翻坛小山和健身大帝的木雕像。翻坛小山即申公豹,是五猖的徒弟,他神通广大,善于变化,妖魔鬼怪无论躲藏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将其捉住。健身大帝又名太子,是一具身穿衣服、四肢可以活动的木偶,无子或孩子不好带的人家冲傩还愿,须将他供在神案上。神案桌下,供着地位住小山及其妻子的木雕神像,有的还置一铁链,那是专供地傩小山捉鬼用的。桌下四周,摆满了傩堂戏面具和刀、枪、弓、剑等道具。牌坊正面和堂屋两边墙上,悬挂着若干彩绘画轴,俗称"案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三清图"和"师坛图"。[page]
"三清图"是绘在纸上的三轴彩画,每轴画上绘着一位主神和若干较小的神。三位主神是谁,各地说法不一,或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曰孔夫子、李老君、释迦佛。除了三位主神,"三清图"上还画有一百多位神丰氏,各个傩坛供奉的神抵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玉皇大帝、中天星主、太白金星、南极仙翁、解结斗母、三元盘古、炳灵侯王、真武祖师、五岳大帝、五明皇后、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王灵官、马元帅、十二殿阎君、十二花园姐妹,以及雷公、风伯、左簿、右判、 城惶、五猖等等。这些神抵有的属道教系统,有的属佛教系统,有的属巫教系统,巫师们并不理会他们出自何教何宗,只要能提高自己法事的威力,取得观众的信任,就统统将其请到傩堂上来,反映了民间宗教信仰的实用主义和 多元化特征。
"师坛图"是历代祖师的神位图,上面除绘有象征历代祖师的神像外,还详细写着本傩坛历代祖师的传承表。傩堂戏一般为口耳相授,师承关系非常严格,徒弟对师父、师祖十分尊敬。每次演出前,巫师都要净手焚纸,燃放鞭炮,祭祀"师坛图"上的历代祖师,祈求他们保佑演出顺利,宽恕演出中的失误。演出结束,则要在"师坛图"前举行谢师仪式,若愿主供奉鸡牲,须扯几片鸡毛粘在图上,以告慰历代祖师。过去,一个县往往有几十上百个傩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师坛图"无形中成了最好的广告。"师坛图"上有无名师,从开坛祖师传到现在已有多少代,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傩坛的声誉,因此,巫师们总是把"师坛图"作为本傩坛的传家宝世代相传,从而为研究和傩堂戏的历史和流派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