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系统项目》获得验收通过正式投入启用

时间: 2019-12-31 16:40:02 浏览: 2168

由贵州省文物局组织的3位文博专家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抽取的2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于2019年12月24日下午,对我馆实施的《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系统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经过专家组的实地察看和资料评审,项目得到专家组一致验收通过,现已正式投入启用。

此次验收会由贵州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杨正权处长主持。市局党组成员、市文产中心主任彭钟亮和博物馆科负责人杨慧出席了验收会。贵州省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员李黔滨出任专家组长。专家组成员有遵义市博物馆李良福馆长(文博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数字化技术专家夏道勤、计算机技术专家黄爱军、经济学教授强自明。

验收会上,我馆唐治洲馆长首先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他说:通过多次争取,2018年我馆获得了《可移动性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同年9月5日,我馆委托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可移动性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由于招标后接到碧江区铁建办的电话通知,铜吉高铁要经我馆馆舍地界,我馆要进行搬迁。为了节约资金,减少浪费,因此我馆通知中标方暂缓了对该项目的实施,准备等重新落实了我馆新的馆舍后再考虑实施。今年年中,接碧江区铁建办电话通知说铜吉高铁暂缓实施。于是,我馆才又启动了该项目的建设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建设完成。目前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已具备验收条件。随后,施工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也作了详细介绍。

该项目对展厅重点展柜配置了监测和恒湿设备,在库房中配置了文物储藏柜并定制了无酸文物囊匣,保证了文物收藏在洁净、稳定的环境中。同时,建立了一整套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效果验证系统,实现对文物库房、展厅和展柜等文物保存环境调控质量的实时监测,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监测调控数据分析功能,并形成藏品保护管理、协调、监测、分析、处理、预案等一系列风险预控机制,提升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水平。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我市有史以来文博系统无可移动文物保护库房和设备的空白。

专家组通过到现场察看、翻阅对照相关资料数据、听取会上情况汇报,经过质询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施内容,达到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设计要求,项目管理规范、设备运行正常,验收资料齐全,符合合同约定,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同时专家组也建议:施工单位应进一步规范性完善验收资料;还要强化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

最后,杨正权处长作总结,他希望我馆对这套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设备要做到使用好,保养好,馆内应跟踪学习和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具备维护设备的专业能力。

                             (文:王健   图:刘先桥 杨正强)

项目验收评审会现场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杨正权处长主持验收会

专家组组长李黔滨在发言

唐治洲馆长作项目情况汇报

乙方公司人员对项目建设情况作介绍

领导和专家组在现场察看验收设备

领导和专家组在现场察看验收设备

专家组在察看无酸文物囊匣





 

返回顶部